一般指在国外从事体力劳动的中国人,是海外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清代华工出国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:在鸦片战争前,主要是自愿结伙出洋谋生,大多分布在东南亚,人数较少;从鸦片战争到清末,几乎全是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拐掠、贩卖的契约华工,分布在世界各地。19世纪去东南亚的华工,累计至少在七百万人以上,人数估计十倍于前一阶段。华工绝大多数是闽南人,也有少数粤东人。
华工出国的原因 ~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,地狭人稠。破产的农村劳动力国内无处容身。而当时的南洋,地广人稀,土地肥沃,地下资源丰富。闽粤两省同南洋仅一水之隔,得"贸易风"之便,又有海外同族、同乡的招引,两省"过剩"人口便相继到南洋谋生。 16、17世纪,西方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东南亚。他们为独占东南亚,不允许华人从事独立的经商活动,迫使华人只能充当中介商和开发其殖民地的劳工。随着殖民地的不断开发,去南洋的华工日益增多。
清代前期的南洋华工 ~清初已有大批华南沿海居民出国,以去爪哇岛各地的人数为最多。17世纪下半叶,爪哇岛上共有五万名中国人,绝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。1710年,仅巴达维 亚市(Batavia,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)即有十万中国人。华工有自由雇工,也有由船户贩来的押身抵债者,名为"新唐"或"新客"("新客"一词, 1683年已在巴达维亚出现)。"新客"在偿债劳动中,对雇主有人身隶属关系。1740年,荷兰殖民主义者为了消灭华人的经济优势,在巴达维亚曾屠杀华人一万多人。爪哇华工即转往苏门答腊、婆罗洲(今加里曼丹)和 廖内群岛等地。他们或组成带有村社性质的劳动组合"公司",向当地酋长交纳租税,领地采金,或从事农垦、捕鱼、放牧、种菜、种茶、伐木、造屋、造船和筑路 等劳动。在西婆罗洲,这样的"公司"共有十八个。著名的如东万律的"兰芳公司"(1777年成立),盛时有华工三四万人。除组织生产外,还按天地会的 模式组成自治、自卫的集体,名为"兰芳大总制",公推罗芳伯为"大唐客长",实行朴素的民主体制。"公司"成员曾发展到三十万人(包括当地居民)。荷兰殖 民军曾多次袭击婆罗洲的"公司",均被击退。1854年,大港等公司先后被荷兰殖民军消灭。1865年,"兰芳公司"亦被荷兰殖民当局撤销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,英国为在马来亚进行殖民扩张,曾以授地招垦、贷款补助等诱饵,鼓励和罗致中国人前往开发。19世纪20年代,半 岛西部各土邦的锡矿已有几万名华工。槟城和新加坡的原始森林很快就被华工开辟无遗。随后转向半岛内陆柔佛、雪兰莪和霹雳等土邦。华工向当地苏丹纳租领地开 发,称为"港主制"。他们在当地自建村镇,柔佛境内聚居达数千家,柔佛邦的二十九条河流的两岸,几乎全是华工开垦的种植园。海峡殖民地的三个港口(主要是 新加坡)成为华工不断向半岛内陆推进的据点。
华工 ~从鸦片战争到清末,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工几乎全是被强迫签订契约的,通称为契约华工。主要分为欠债劳工和契约劳工两种。前者是同华人"客头"或包工头订约的债奴,后者是同白人雇主订约的契约奴隶。这两种契约华工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:
1}南洋的"猪仔"华工。欠债劳工的一种。1800年槟城出现出售立约劳动一年的华工,售价由十至十五元增至三十元,称为"卖猪仔"。" 卖猪仔"一词,在中国文献中最早见于道光七年(1827)刊行的张心泰著《粤游小志》。当时以新加坡和槟城为中心的"卖猪仔"活动便逐渐兴盛起来。鸦片战 争后,在槟城、新加坡、厦门、汕头、香港、澳门等地都设有专门拐贩、囚禁"猪仔"的客馆,俗称"猪仔馆"。各地"猪仔馆"关系密切,贿通官府,上下其手, 迫害华工。"卖猪仔"的利润丰厚,新加坡的售价常在百元以上,而成本不过二十元,华工本人所得不过十元,盈利由"猪仔"头和拐贩等层层分润。华工要为这笔 身价付出为期三年的债奴劳动。 "猪仔"有"新客"、"老客"之分。到年终结帐时积欠未清,只得续约,是为"新客"。还清了欠债的"猪仔",如继续立约劳动,称为"老客",每月可得工资五至六元。从19世纪70年代起,英国和荷兰加强了对东南亚的经济扩张,南洋的"猪仔"迅猛增加,多数在马来半岛,一部分在苏门答腊的种植园和锡 矿上劳动。从1800年到1914年英属马来联邦政府宣布废止"猪仔"制为止,入境华人累计近八百万人,其中"猪仔"至少占80%。南洋的"猪仔"大多数 是从厦门、汕头和海南岛去的。在20世纪最初十年,去马来亚的"猪仔"年均二十万人。1913年达二十七万人。 从1864年起,荷属苏门答腊需要华工种植烟叶、开发锡矿,每年约自新加坡转贩一万六千名"猪仔",引起英国殖民当局的干预。 1877年,英殖民当局决定在新加坡设立华民政务公司,控制"猪仔"贩卖,减少中间环节,降低成本,同时防止荷属苏门答腊的转贩。荷兰殖民当局不得不转向 中国,从"猪仔"的源地汕头和香港直接设馆招募。汕头所设"元兴洋行",专门拐贩"猪仔"供应苏门答腊岛,由德商好时洋行包揽承运。从1888年到 1931年共拐去三十多万人,连同过去从新加坡转贩的人数,共约六十万人。拐去的"猪仔"主要用于扩大开发,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填补死去"猪仔"的空额。早期马来华工年均死亡率为50%。到20年代 初,年均死亡率仍高达20%。苏门答腊岛东部地区"猪仔"年均死亡率为50%。无数的"猪仔"为这些殖民地的种植园、矿山及各项生产事业的开发和当地的经 济繁荣付出了血汗和生命的代价。估计从18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,去东南亚的华工累计在一千万人以上。
2}拉丁美洲等地的契约苦力。1838年英国废除了殖民地的奴隶制度,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甘蔗种植园因黑奴走散,劳动力短缺,生产陷于 瘫痪,迫切需要引进外来劳工。这时的秘鲁和古巴也因英美大量投资开发,苦于廉价劳动力不足。鸦片战争后,1846年,曾兼任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荷兰驻厦门领 事的英国的投机商德滴首先在厦门开设德记洋行,亦称卖人行,雇用几百名打手和拐子,用付给"人头钱"的办法收买歹徒拐来的苦力,把他们囚禁在巴拉坑 (Baracoon,葡语,即收容所),用暴力强迫他们签订到远洋劳动八年的卖身契约,并在苦力胸前打上烙印,以S、P、C三字分别代表去夏威夷、秘鲁和 古巴,然后押送上船出国。这种贩卖人口的勾当,暴利惊人,而且华工劳动效率又高,当时在英属圭亚那用五百名黑奴生产的糖,在古巴只需一百九十名契约苦力。 一名黑奴的价格为一千元,而一名契约苦力才四百元。因此,英、葡、西等国的苦力贩子在汕头、澳门大肆掳掠华工。 从华南到拉丁美洲,需航行三个月至半年。在漫长的海途中,气候酷热,成百上千的苦力被锁禁底舱,生活条件极为恶劣,去古巴的苦力船海上死亡率曾高达 45%。成为名副其实的"海上浮动地狱"。处于绝境的苦力,曾多次聚众暴动,从1847年到1872年,见于记载的这类事件共达五十二起,多数取得胜利, 夺船返航。当被镇压下去时,苦力往往采取破釜沉舟的办法,与敌人同归于尽。据估计,从1845年到1875年被掠贩到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契约苦力不下五十万人。其中古巴和秘鲁分别为十四万三千和十二万人。绝大多数是从澳门掠去的。古巴和秘鲁原来都是西班牙殖民地,以虐待华工著称于世。清政府在19世纪80年代,曾先后派陈兰彬和容闳分赴古巴和秘鲁进行调查。陈兰彬在名为《古巴华工事务各节》的报告中附有一千六百名苦力的控诉,详述苦力身受和目睹雇主残酷凌虐的事实。报告公布后,举世震惊,国际正义舆论曾痛加指责。
3}去美国的"赊单工"。欠债劳工的一种。"赊单",粤语,指赊欠船票,英文为Credit-ticket。"赊单工"专指从香港贩往旧 金山的欠债华工。1849年,上海英商祥盛洋行掠买二百名契约苦力,装美国船"亚马森"号运往旧金山,每人的船票、伙食和杂费共一百二十五元,由祥盛垫 付,签订契约到美做工,按月在工资内扣还。1850~1851年,香港开始拐贩欠债华工到旧金山。为了监督华工履行契约,收回垫款本息,安排华工劳动,在 旧金山的广东各属同乡会(即会馆)很快成为联系业务、控制华工的机构。"赊单工"几乎全是从香港输往美国的。拐匪以暴力强迫华工见官诳称"自愿"、"自费 "出国,取得美国领事签证,打着"自由旅客"招牌,前往美国。1855年香港英国当局别有用心地炮制了一个"中国乘客法案",装出要改善华工运输条件,实 际从未付诸实施。"赊单工"到达旧金山,先到会馆报到,随即在包工头带领和监督下,编队到指定工地劳动。美国雇主付给华工的工资,仅及白人工资的半数,而 且全部交给会馆头人,头人除克扣和勒索垫款本息外,还从生活消费以及诱烟、诱赌等方面剥削华工。19世纪中期,美国从事运载华工的航运业得到十倍的暴利。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航运成本每人只需五元,而票价却在五十元以上。专门载运 华工的"太平洋邮船公司",每年还从政府领取五百万美元的津贴。这家轮船公司同华商会馆订有口头协议,华工乘船回国,必须持有会馆的证明,否则不售船票。 华工从踏上美国国土之日起,就受到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排斥和凌虐。西部各地排华风潮踵接,华工没有任何保障。美国修建从东到西、横贯美国全境的中央太平洋铁 路时,因工程险阻,劳工短缺,曾同中国签订招募华工的条约。数以万计的华工在筑路中牺牲了生命,可是在这条对美国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作用的铁路建成后,庆 祝通车典礼,却不让华工参加,并把他们全部解雇。事隔不久,由于遭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袭击,美国各地出现劳动力过剩,排华活动亦更加炽烈,屠杀、焚掠、殴 辱和驱赶华工的惨案达二百余起。1882年美国政府背信弃义宣布废约并严禁华工入境,去美国的"赊单工"就此结束。据估计,从1849~1882年,去美 国的华工共约三十万人。他们对美国西部的繁荣,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4}"合法"招募的契约华工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,英法联军攻占了广州。1859年,广州拐架苦力的暴行十分猖獗,激起群众自发惩治拐匪的行动。英占领军当局为控制局势,由占领军行政委员巴夏礼出面,向广东巡抚柏贵施加压力,迫使出示准许民人自愿出洋作工,到英国招工公所报名。第一批为圭亚那招去了契约华工三百人,每名成本(包括运费六十元)仅一百十七元,而当时加勒比海地区契约华工的售价为四百元,此举为种植园主省去八万五千元。这是所谓"合法化"招工的前奏。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,迫签《北京条约》,强使清政府"同意"华人自愿出洋做工。但是自愿应募者寥寥无几。结果,招工馆还是用人头钱向拐匪收买苦力。从1860年到清末,英、法、西、美、秘、荷、德等国都曾先后同中国政府签订招工章程、条约,假"合法"招工之名,行"合法"掳掠之实,具体事例不胜枚举。 八国联军进 犯北京之后,并不缺少劳动力的南非金矿财团亦趁机在华北招募廉价华工,因为这要比在当地招募黑人劳工合算得多。南非在华北招工的主要代理人是后来当上美国 三十一届总统的胡佛。当时他在天津开平矿务局任工程师,汉名胡华。他在伦敦组织了一个空头的"中国工程矿务公司"同南非特兰士瓦矿业公会签订合同,取得包 揽在华招工的专利权。所有联系招工的具体事务均由开平代办(此时开平已落到英国财团手里)。所谓代理招工,无非是假手洋行、买办、奸商、拐匪、人贩等层层 立约,分途拐架,按期如数交人。这些招工人员取得天津关道"保工局"颁发的执照,深入内地,肆行掳掠,胡佛因此发了横财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有二十多万华工被沙俄招往欧洲战区和西伯利亚森林等地,担负最粗重、最危险的工作。在赴欧途中和战地,一万多名华工在炮火中牺 牲。沙俄以"待遇优厚"诳骗华工,实际上不仅不给工资,而且挨冻受饿。华工在一次反抗中打死镇压华工的七名俄兵。俄军派兵增援,把三百名起义华工全部枪 杀。在西线俄军战场上死去的华工达七千人。十月革命爆发后,大批华工加入红军和城市赤卫队。